【代表声音】人才不愿留农村,朱晓进委员建议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现在在实施乡村振兴,然而真正愿意扎根乡村的人才却非常稀少。”针对此问题,今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师范大学副校长朱晓进聚焦“农村人才培养”,建议我国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

他告诉澎湃新闻,乡村振兴,教育是基础,人才是关键。只有建立完善的农村职业人才培养体系,乡村振兴才能落在实处,才有希望。

农村要想抓住相对高层次人才,要将目光对准职业教育,然而即使是专门的农村职业院校培养的人才,都很少愿意在毕业后为农业农村发展服务。

朱晓进说,据某经济发达省份统计,每年农村职业教育院校毕业生回到农村服务的,占比不足毕业生的10%。

在他看来,当前农村职业教育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职业教育中涉农专业招生困难突出。农村青年普遍选择有利于城市就业的学校和专业就读,加之传统的“跳农门”的社会偏见,导致职业院校涉农专业招生数不断萎缩。

其二是农村职业学校因为招生困难、经费紧缺出现了办学困难的情况。

其三是具备实践经验和操作技能的“技师型”涉农专业教师稀缺。

种种压力下,一些农村职业学校存在非农化倾向。为了缓解招生困难,部分院校不得不“改换门庭”,变更专业名称,去掉“农”字头求生源,而这离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渐行渐远。

朱晓进表示,当前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其实为农村职业教育带来前所未有的机遇。农村职业教育应顺势而为,在人才培养、专业布局、社会服务等供给侧与乡村振兴需求主动对接、深度融合。

他还提出很细化的具体建议。可以将涉农职业教育纳入各省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常规工作,增设由分管领导负责,由教育、人社、农业、财政、民政等部门组成的涉农职业教育工作小组,下设办公室,纳入议事日程,推进规划布局实施。

可以结合各省即将启动的“十四五”规划,在充分考虑区域特色、农业功能区布局和农村社会发展人才需求的基础上制定农村职业教育新一轮发展规划。

也可引导鼓励有条件的部分省内高校增设涉农涉乡专业,主动对接各地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需求。“可在农业功能区集中的重点县(市)应至少设立一所农业职业院校。”

农村职业教育专业设置上,创新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并实时动态调整,为新农村发展“量身定制”专业人才。

在财政支持上,朱晓进提出,要由省级财政设立专项基金,扶持农村职业教育。对于县(市)涉农高职、中专校的办学经费,县财政难以保障的,由省、市财政分别兜底。

专业教师缺口的问题也可出台政策引导,比如,通过设立“青年教师乡村锻炼计划”、“教师职称职务晋升乡村服务制度”、“城乡教师流动服务制度”等,鼓励城市优质教师资源向乡村流动。另一方面,鼓励更多的 “能工巧匠”进校园、上讲堂,并以“课时制”给予资金补贴或工龄补贴。

而在办学方法上,朱晓进认为,农村职业教育也应更合理灵活,比如既有全日制,也需建立适应各种涉农培训需求的弹性学制。以对口招生、单独招生、服务期限、免费教育、加强监管等制度留人,并通过乡村发展吸引力,将一批留守青年农民和返乡大学生培育成新型职业农民、乡村能人。

澎湃新闻记者 陈珂

时间:2020-05-26 来源:澎湃新闻


  • 更新时间

    2020年05月27日

  • 阅读量

地址:丹阳市经济开发区正德路8号

电话:(0511)88150013

传真:(0511)88150072

Copyright © 2018 乐动网页版登录入口. All rights reserved.

苏ICP备14044677号